2017年是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,也是“撤市设区”后的开局之年,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之年。2017年发展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是:以十八大、十八届五中、六中全会和中央、省、市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为统领,把握时代大势,回应实践要求,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,以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有效投资为目标,以开展“作风大整治”活动为契机,以“五型机关”创建为抓手,主动履行“谋全局、当参谋、抓投资、促改革、稳物价”的基本职能,从严锻造具有良好政治习惯的发改铁军,努力实现发展和改革工作再上新水平、迈上新台阶,为“后来居上、最美最好”提供有力支撑。
根据区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要求,2017年我市经济社会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%;财政总收入增长7.5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%,力争18%;外贸自营出口总额增长3%;实际利用外资 1.5亿美元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%;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%和8.5%;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%左右 ;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;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.6%以上。我局今年的重点工作目标有:
一、重大规划研究方面
(一)抓好规划编制落实。以“十三五”规划为重点,完成规划纲要、各专项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,做好与年度计划、行动方案、实施方案等的衔接;围绕城市功能定位、空间布局、产业发展等要求,结合国家、省、市重大发展战略、上位规划等,有重点的开展相关规划的研究编制;围绕区党代会确定的新五年发展蓝图,组织开展《奉化区倍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行动纲要(2017-2021)》和《奉化区倍速推进公共服务管理同城化行动纲要(2017-2021)》编制工作,协调推进“五倍速五提升”战略决策,为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新城区打下坚实基础,为宁波“名城名都”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
(二)抓好重大战略谋划。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、区委区政府新决策新部署、发展改革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,提前谋划,重点做好“同城加速”、“全域融合”、“人口集聚”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;准确把握我区在宁波的城市功能定位及布局,及时启动相关领域研究,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;对接社会热点、难点问题,并从全区角度去思考、研究和分析,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。
(三)强化经济监测分析。确定2017年各主要经济指标,完成2017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编制工作;对应宁波“双底线”考核指标要求,合理分解明确奉化“底线”指标、GDP支撑性指标考核范围和目标值,完善考核办法;关注和研究经济运行中亮点、热点、难点问题,加强对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态势的数据、特征和趋势分析,高质量完成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。
二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
(四)咬紧投资目标任务。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240亿元,确保增长15%;力争达到18%。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计划管理相关工作,把投资任务落实到每只项目上,按考核单位做好月度投资计划分解工作,并设定每月红绿灯亮灯指标,修订《重点实事工程、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办法》,促使各项目主体倒排投资计划,强化项目前期谋划推介,鼓励社会资本采取PPP等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建设,确保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开门红、半年红、季季红和全年红。
(五)抓好重大项目建设。对照年度目标任务,找差距补进度。督促各项目责任单位抓紧对重点工程新开工计划项目进行细化梳理,重点加强区块开发和重大平台项目攻坚力度,争取三季度前全面开工。协调督导拆迁地块开发、城中村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,促进项目快速形成实物投资量。加快推进文化广场、奉化一中搬迁、宁波市第一医院异地迁建等重大项目建设。结合作风大整治活动,组织开展联合督查工作,专项督查、定期通报进度明显滞后的项目。
(六)强化要素服务保障。全力推进“零上门”和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缩短审批时间。创新投融资机制,以PPP模式为突破口,抓好配套实施细则、配套项目、配套支持政策,扩大PPP应用范围;创新世行城建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和各类产业投资基金,加强重大项目前期谋划阶段的财政资金支持,推进建立多元化、可持续的重大项目资金保障机制。加强沟通衔接,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在用地、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;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上级重点建设计划,获取各类专项资金、土地指标等政策扶持。
(七)服务项目征收拆迁。为确保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及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,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“稳增长、促转型、惠民生、优环境”方面的作用,服务我区的重大项目征收、拆迁等中心工作,主要做好拆迁政策制订、价格评估和政策咨询等具体业务工作,努力做大“服务发展、服务大局”,为全区中心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强力保障。
三、培育引领方面
(八)推进产业融合发展。持续推进“强龙工程”培育工作,助推企业做大做强,争创竞争发展新优势;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,做好总部经济相关政策研究,研究出台《楼宇经济扶持政策》等政策文件;制订完善服务业扶持和奖励政策,编制服务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;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,引导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,加大用地、融资等支持力度,推动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;积极培育萧王庙教育文化产业园、溪南文化产业园等社会事业平台建设;加快发展都市农业、休闲农业等新兴业态,再创农业发展新优势,通过三产协调发展,推动奉化产业实现融合发展。
(九)推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。加强甬台温输油气管线建设和保护工作,切实履行管道建设和保护职责,确保输气安全;推进光伏发电,制定出台《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助政策》,并做好补助资金兑现工作;加强对配电网建设、天然气综合利用、天然气加气站建设、可再生能源、充电桩等事项管理;做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。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,编制创建实施方案,做好与年度计划之间的分解落实;开展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工作,完善考核办法,深入研究、精准施策,形成工作合力;做好两库上游水环境保护和治理,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,实现经济与环境共赢发展。
四、全面深化改革方面
(十)抓好重大改革项目。牵头推进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、政府债务管理改革、分类推进区属国企重组调整等九项重大改革项目,整合资源、统筹协调,推进全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。牵头协调和推进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,做好季度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监测,会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。按照《2017年宁波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》抓好工作落实,加强沟通对接,开通信用宁波现场查询服务窗口。
(十一)推进城乡一体发展。抓好卫星城中心镇建设,做好2016年度宁波对溪口卫星城市建设的实地考核,抓好《宁波市2017年中心镇和卫星城工作要点》的落实,指导溪口、莼湖、松岙制定具体落实方案;梳理中心镇和卫星城投资项目,跟进溪口“多规融合”试点,指导溪口开展卫星城5年评估。抓好特色小镇建设,建立上下联动、内外结合的专家智库体系,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指导,提升内部研究规划能力,聘请专家、学者等外脑,推进特色小镇“双十”创建行动〔即到2018年,创建创优10个(其中省级2个、宁波市级3个,奉化级5个),培植培育10个〕,形成省-宁波-奉化三级创建的梯队格局。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,上报我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(美丽集镇建设)项目,作为一地一示范项目并纳入年度考核。
五、以改善民计民生为导向,规范价格市场秩序
(十二)完善价格调控机制。制定合理的价格调控水平,并按目标任务开展工作,确保物价在合理区间运行;做好沿海三镇供水一体化二期的改造费用、供水价格的出台和城市供水成本监审工作;做好农产品初加工用电调研和审核工作;加强市场价格运行监测和预警分析,对粮食销售、主要商品等价格进行监测,及时掌握市场动态,对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分析,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。
(十三)完善收费管理制度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提高收费政策执行力;对照新版省定价目录,全面梳理政府定价项目和权限,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管理;紧扣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,在疏导矛盾、协调关系上下功夫,重点加强民生收费管理,完善各项收费政策;做好成本调查监审、定调价和年度定期成本监审等基础性工作。
(十四)推进价格监督检查。做好市场价格监管,重点是稳定重大时间节点的市场价格,确保不发生重大的价格违法行为;做好清费减负跟踪落实工作,重点是2015年和2016年取消、减免、暂停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,切实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;做好价格投诉举报处理工作,重点是电商职业举报工作,争取在电商职业举报上有所突破。